我喜欢为了赚钱而成长,而不是为了成长而成长


你口中的努力赚钱,其实潜台词是:“我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绩,然后通过加薪赚钱。”本质上是努力工作,而不是努力赚钱。其实,你根本就没有真正思考过怎样赚钱,最笨的赚钱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卖给别人,而你却把它当成唯—的方法。
刚毕业那会儿,看到马路上遍地的奔驰宝马会好奇和感慨:这些人到底是怎样挣到这么多钱的! 难道个个都是老板?直到我最近想通了一条赚钱逻辑,我才理解。其实赚到能开BBA的钱,不一定要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老板,也不一定要做到一个很高的职位,有捷径的,接下来说一说。

不断去制造能够产生被动收入的工具!
足够的被动收入,是我们离开职场、摆脱靠卖时间挣钱的关键。当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制造出能够保证我们正常生活的自动赚钱工具后,就可以辞职,专心去复制那个自动赚钱工具或者去研究下一个自动赚钱工具。 我现在也正在制造自己的自动赚钱工具,做出来再分享,做自由职业这半年,对赚钱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个世界上钱真的很多,赚钱的路子也很多,打工卖时间是最难最低效的赚钱方法,绝大多数人必须从中跳出来才能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研究怎样提升职场技能、怎样升职加薪,说白了也就是怎样更好的为别人打工,而却根本没有真正思考过怎样赚钱。如果有100条路通往赚钱,那么,80%的人都挤在打工赚钱这最难的1条道路上,只有20%的人,在另外99条宽敞的道路上狂奔。 我用自己的经验以及身边的案例,总结出能给到自媒体新手的建议就是∶找准一个平台,不管是知乎、公众号还是头条、企鹅,坚持去更新,并不断去学习平台规则、涨粉/爆文的套路,别心急,用一年的长度来衡量成果,你一定会收获惊喜。

我喜欢为了赚钱而成长,而不是为了成长而成长。
1年读100本书;周末参加各种读书会、分享会、讲座;学习英语…这些做法其实都是为了成长而成长,觉得自己更值钱了就自然能有更高的收入。其实逻辑没错,能成长,也能最终增加收入,只是成长速度很慢,最终增加的收入也不多。 为了赚钱而成长则不同,找准要做的项目,然后想办法去做,做成后想办法做的更好,更大,赚更多钱。这个过程你需要不断学习成长,在金钱的诱惑下,你的成长动力很足,这种成长速度,快的惊人,而且你所成长的是真真正正赚钱的能力。

我喜欢学习一手经验。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往往都会找做那行的老司机聊―聊,有时找不到我就会去“在行”付费找行家出来聊。我为什么爱这样做?首先,每次一对一线下见面聊天的效果都会好到让我惊喜;然后,我相信“老司机带我飞”这句话不是段子,是真理! 另外,如果你看到几个超级大V抱团开了个课,做了张很酷的海报,教你知识管理、提升认知、职场晋升… 还卖几百上千的价格的时候,千万别入坑,真的是坑。
买课,别太看重老师的title,要看他所要教你的东西,他是否真的做到了,“如果你只是自媒体做的很厉害,凭什么教我职场晋升呀。”对吧。 自己正在做的,而且做的还不错的事,把这套做事方法与经验做成课,才能算是一手经验,这样的课才值得买。

我喜欢分析甚至模仿别人的做事方法。
我在做知乎的过程中,从没停止过研究知乎大V与知乎高赞回答,我会收集分析高赞回答的共性,从头到尾看完某个大V的所有回答,找他的答题套路,分析他的引流方式,顺着他的引流方式走下去,看他的变现方法。然后,直接模仿! 举个例子:不知道你有没有被莫名其妙的拉进过一些群,然后群主开始天天发广告轰炸,我经常会遇到。我相信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骂句傻X,然后退群。但我会觉得这事儿这么多人干,应该是非常有利可图的,所以就会看下是谁拉我进去的,那个人是用的什么话术加的我微信,群主如何运营这个群,点击广告链接会跳到哪里… 这一套分析下来,他们做这个事的套路你都可以了解个差不多了,这其实就是一个网赚项目呀,而且比各种论坛上大家分享的网赚项目靠谱多了。

大道至简,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输出,就像最好的时间管理方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
真正到了某一层次,接触的信息多了,考虑的是做什么更赚钱,而不是做什么赚钱! 我一直相信,我们曾经没有做成的或者因为觉得做不成犹豫后没有去做的事,只要我们告诉自己一定要做成,一定能做成,然后竭尽全力的去想方法去行动,其中99%是可以被做成的。而绝大多数人做事恰恰就是缺这两点,一是没有一定要做成的决心,二是没有竭尽全力的干劲。

言胜于行,超越自我!
一个月前,一个大学同学过来找我,他很想做自媒体,问我有什么建议和门路,我建议他从知乎答题开始,并给他讲了知乎的规则和套路,让他坚持每天写一篇,他信心满满的回去了。昨天,我看了他的知乎,只写了一篇,而且很不用心。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状态,想做的事情很多,但能坚持下来的很少,而且都是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上班…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大多数人想做的事,并没有下定100%的决心要做成,并没有承诺自己一定要达成,而只有下定了100%的承诺和决心,你才会去创造条件和环境让这个承诺变成现实。
做自由职业这一年来,接触了很多很多人,我最佩服的就是那种确定要做一件事就立马开干,闷不做声默默前行的人,这种人一定能成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个时代,想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价值的方法并不难,花钱嘛;难的就是执行力。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距真的就是执行力的差异。 而提升执行力,看什么类似《自控力》这类的书籍根本没用,在我看来唯有两个方法︰
制约和压力,制约往往是指制度约束或者来自上级的约束,你不得不干;压力往往是指经济压力,你再不干就吃不上饭了,你再不干就还不起房贷了,你说你干不干?
又或者你有很强的执行力,你可以约束自己,像彭于晏一样有着超强的自控力。因为真正的强者都是行动派。

以前,我看到互联网公司的朋友天天深夜下班,甚至通宵加班,我就是觉得他们好辛苦,觉得他们的老板好坏;现在,我一想到这个就两眼放光,天呐,一个月花几千块钱或者―两万块就能让一个人这么为你卖命,你晒太阳时他们在帮你赚钱,你看电影时他们在帮你赚钱,你睡觉时他们还在帮你赚钱。你的执行力差没关系,如果有合适的项目,花钱请人,通过恰当的制约,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执行力,成为你的赚钱机器。想通了这个,我真的觉得赚钱不难。 想做的事立马去做,边做边优化,人人都喜欢听你成功的经验,甚至也喜欢听你失败的教训,但没人喜欢听你啥也没做的理由。 而实际上,碰壁收获到的“人生经验”真的那么重要吗?说真的,一点也不重要,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向自己向朋友证明∶你不行!

相信自己和这个时代有关。
问我问题的人中,有一个令我印象很深刻,因为他每次问问题都会给我发个66块钱的红包,这也让我每次回答他的问题都会很认真,尽量回答的很完善,生怕回答的不够好对不起他的66块钱。 我也很愿意和他做朋友,首先是因为他尊重我的时间,其次是他的这个行为让我觉得他很会做事,会很有前途。 他们身上,除了有我们常说的︰脑子灵活、勤奋、执行力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共性,那就是︰相信自己和这个时代有关。

所以永远不要做一个旁观者。
说到做公众号,大家都知道很赚钱,但却又总是拿公众号红利期已过,来安慰自己的不作为。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甚至觉得做公众号只是文笔很好、学中文的人才能干的。明明说自己很想赚钱,却对当下时代最赚钱的东西视而不见。 淘客,京东、淘宝、考拉、咸鱼一起,现在都说淘客难做,但只要有执行力,没有做不到的事。
这些项目很多人都听过,都说现在做这些的太多了,狼多肉少,不愿去执行,但只要你迈出这一步,你就比别人多一个机会,你做了不一定成功,你不做一定不能成功。所以永远不要做一个旁观者。

本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有目的的学习,看似功利,实则是最快的成长途径。
我们身边往往有三种人,第一种人下班后就彻底放松,看剧、打游戏、刷抖音;第二种人渴望成长,积极上进,所以下班后往往会听网课、读书、参加社群/讲座/分享会什么的;第三种人是真正务实的行动派,以赚钱为目的,去真正的做事,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请教。 很明显,第三种人就是我们身边的有钱人,而第二种人比较悲催,他们就是鸡汤中常常讲的:“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每天付出10分却只收获1分,以为学到了很多,其实只是在意淫知识的春药,他们并不明白,学知识如果不能变成钱,不能作为达成某个目的的手段,那真的只是在浪费时间。
年轻时,别把太多时间拿去读书,别把读书的目的设置成学习成长,而应该设置成解决问题。去找一件能赚钱,有挑战的事情做,做事的过程中你会遇到许多困难,许多问题,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你再去买相应的书来读,去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而且最好读经典书,谨慎选择网红大V们的畅销书。这个过程,你可以得到飞速成长。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投资自己比投资别人眼中的自己,收益大得多。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指望学到,只能靠自己实践摸索得到,当你真正摸到有价值的东西时,你就会发现,自己也根本舍不得分享。
有能力或者有钱的人,其实都是惺惺相惜的,你向我展示的价值,只要能证明你是个牛人,即使你的价值我目前用不到,我也愿意交你这个朋友。
任何线上或者线下的社交都是这样,你有价值,你能帮到很多人,那就会有很多人过来主动找你做朋友,这些认为你有价值的人才是你真正的人脉。
因为大家都越来越明白,人脉不过是能力的附属品,有能力了人脉自然就有了,并不用刻意去追求人脉,打造人脉真的不如打造自己;人脉并不是多少人能帮到你,而是你能帮到多少人。 所以,去打造自己,做出一些让人佩服的事,会有牛人主动找你做朋友;另外,给自己准备一份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价值与成就,或者做成一张图片/海报/名片,微信主动加别人被通过后,说完你好,就发过去,这样可以让别人更加快速的了解你。

要按你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
一年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换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我一年前是个月薪4K的新媒体小编,现在我月薪6K招小编。 我把自己身边年入百万或者更多的人定义为有钱人。和他们聊天或者相处久了,就会发现,他们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自己或者和自己相关的事情上,和自己无关的事,只会占用他们很少一部分时间。
我毕业后2年内换了4份工作,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擅长的、适合的工作︰自媒体。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但得到这份幸运的前提是我执行力超强,想做的事能够立即去行动,不犹豫磨叽,我不觉得跳槽是多大的事,也不觉得不好意思,不觉得这是不负责的行为,跳槽合理合法,真的厌倦了目前的工作,早点跳槽对自己对企业其实都好。
我不觉得自己是傻,也不认为自己会后悔,而且我知道,我不想变得和他们一样,外面年纪轻轻月入百万的大有人在,他们却只因为比同行多几千块钱工资而无比满足。很多人,在一个行业待久了,眼里就只有同行了,视野很窄却不自知。 有些人他们宁可暂时自己一个人单干,做自由职业,也不愿意去一家公司拿着高薪打工。因为做过老板,很明白赚钱的规律,在他们眼里,赚钱不是分多少,而是分层级。 最初级的赚钱方法就是打工卖时间,也是我们80%的人都在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赚钱,很难发财,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只能努力去把自己的—份时间卖出更高的价格,这很辛苦,上限也很低。 其次级的赚钱方法就是拿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能够生钱的资源,比如很多做自由职业的自媒体人,花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给公众号涨粉,做内容,不断让公众号这个“生钱机器”拥有更强的生钱能力。这是在给自己打工,赚钱空间会比给别人打工大很多,但自己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赚钱速度不会很快。 最后级的赚钱方法就是用钱去买能够生钱的资源(也就是赚钱机器),并且购买别人的时间去操作这台机器,这也是大部分老板在做的事。打个比方,你投资1家7-11便利店,请两个员工打理,你发现1年时间可以收回成本,并且每个月能持续给你带来1万块的净利润,那你其实就可以再去投第2家,第3家……用钱赚钱的速度和空间就几乎没有上限了。

发财,不过是掌握了用钱赚钱的方法。
打工的时候,我满心的不愿意,但还是必须得接受,因为我没钱没能力,不依附这个公司,我啥也不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下定决心要有不依附任何公司也能赚钱的能力,我要赚很多很多钱,不为别的,就为了自由,为了有随时对任何公司说Fuck you的底气,为了有对这个世界有说不的权力!
我还是个新媒体小编时,业余兼职写作月入几千块开心的不得了;后来,看到别人全职做自己的公众号能月入2万,我果断做起了全职自媒体人;一路上不断见识到收入更高的超级个体、自媒体人,自己对收入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再后来,看到自己和公司化运营的自媒体矩阵相比,简直弱爆了,于是也开了自己的公司,招人,团队化做自媒体。
更有钱之后,我越来越觉得钱是个好东西,都说钱能买来玩具却买不来快乐,首先,我不认同这句话,我认为钱是可以买来快乐的;其次,就算钱买不来快乐,也能帮你避免99%的烦恼。钱,有时就是孝心,别以为父母不爱旅游、别以为父母不爱去高级餐厅,你真带父母去时,可能会发现原来父母可以笑的这么开心、这么可爱。 年轻时,千万别假装不爱钱,你应该更努力一些,钱不是人生的目的,但钱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选择远远大于努力。
毕业3年了,观察了下同学们的发展,真的很想说一句话:选择远远大于努力,真正拉开同学间数量级差距的就是选择,没别的。选择一份工作,别总是想着这份工作有挑战能成长,想一想,能不能做一份可以更轻松些赚到更多钱的工作,一定有这样的工作。
关于做选择,我的建议是,只找事业比你牛逼,赚钱比你多的人去咨询,如果你的父母在事业赚钱上并没有比较成功,那就少听他们的建议,他们会误导你。另外,择业,别太过于去追求挑战和成长,要更多的去看这个行业,你的岗位,好不好赚钱,你在这儿锻炼出的能力在市场上到底是不是非常值钱的那种,方向不对的“上进心”,不过是在走弯路。
人的一生可以提升的能力太多了,我们终其一生也提升不完。我们没有必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想办法去提升,看到好书就想要去读,看到好课就想要去听,那样太累也太盲目,我们用尽一生也无法真正完善自己,优先做最值钱的成长,才是人生的捷径。

如果以赚钱来衡量,学了知识却没有拿去应用,几乎等于纯粹的浪费时间。
其实大家讨厌的并非稳定本身,而是讨厌稳定的穷着,稳定的空虚着、稳定的一成不变着。
从去年4月裸辞做自由职业,到现在开公司拥有一个7人的小团队,一年多的时间,我走完了普通人赚钱的4个层级︰1、1份时间卖1次∶辞职之前上班打工、刚辞职时靠接约稿赚钱;2、1份时间卖N次∶把自己的技能、知识、经验制作成一套课程,然后大量销售;3、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去积累能够生钱的资源:不断花时间、想办法给自己的公众号涨粉;4、购买别人的时间:开公司,招聘员工。 走完这4个阶段,我发现︰提升收入最快的方法并不是更加努力的工作,也不是挤出业余时间去打份兼职,而是直接提升你的赚钱层级,升级你的赚钱思维。 这一年多时间,认识了各种各样很会赚钱的人,从自由职业到小生意人到企业家,他们身上的确有很多共性,包括:功利心很强、很认真的对待金钱、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善于把身边的需求变成可以赚钱的生意……..等等。

要及时止损。
有没有绿灯思维,是一个人提升认知、增加智慧的关键。
所以,遇到不同的观点时,别着急反驳,试着去了解一下别人的想法,告诉自己︰我的观点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的更好的。
遇到超出自己认知的事情时,别立马否定,保持好奇心,告诉自己∶了解认知之外的东西才是提升认知的机会。 想要成长,请保持绿灯思维! 1、模仿2、以输出为目的输入3、保持一定的与牛人聊天的频率 也就是说,我毕业不到1年的时间里,换了3份工作,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浮躁、不负责任、不靠谱。但在我看来,这叫快速试错,这叫超强的执行力,年轻就那么几年,低成本试错的年纪就那么几年,发现错了,及时止损,换条路走,再明智不过。 千万不要拖,因为你会发现稍微拖一拖两三年就没了,再稍微拖一拖,你的整个青春都没了。

赚钱分层级,仅靠努力远远不够。
进入新媒体行业做小编后,我也开始刻意去学习赚钱的方法论,研究赚钱的逻辑与规律,努力去建立自己的系统赚钱思维。 所以,我知道一定得先摆脱上班打工,我才有机会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这个社会的财富一定是优先分给承担风险的人,然后是分给有资产/资源的人,最后才是分给纯粹付出劳动的人。
我一个理工男,文笔不好,文章也短,但能够半年多时间迅速把一个公众号做起来,做到十多万粉,其实也就只是靠一个小点:知乎引流,真的就只擅长并且只会知乎引流,然后就把号做起来了。 我身边厉害的人,无一不是特别擅长某个领域,所以,在你牛逼之前,别涉猎那么广,别懂那么多,找准一个小点,把它干好,干出让别人认可的成绩。

法无禁止即可为。
先解释下这个词,法无禁止即可为就是没有被禁止不能做的事,你都可以做。
举个例子,公司两个月前招的一个小编,主要负责公众号文章排版和投稿文章审核编辑,这是她的日常工作;但是她会工作之余和公众号粉丝聊天,问他们对这个号的建议,问他们喜欢看什么文章;她也会主动找一些和我们公众号定位类似的做的好的号分享在公司的群里;也会主动出一些好的选题给主编。所以,我们发现他两个月来成长特别快,主编对他也十分满意。这就是典型的法无禁止即可为,拥有这种思维的人,成长速度都会很快。

你不妨大胆一些,勇敢一些。
我回顾自己毕业后让我飞速成长的几个节点,无非是︰ 1、从上市公司裸辞转行做新媒体小编。新的城市、新的岗位、新的行业,全新的一切,为了不被淘汰,必须撕裂般学习成长。 2、从小编岗裸辞做全职自媒体、自由职业。扛着一万多房贷,没有稳定收入,没有谁给你发工资,每一口饭都得靠自己挣,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赚钱,没日没夜工作,那段日子,也是我收入提升最快,月收入不断翻倍的时候。 3、从全职自媒体人到开自己的新媒体公司。现在公司每个月的运营成本接近10万,有了更大的压力,但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前行,我更敢去想星辰大海,成长速度也是自己单兵做事时不能同日而语的。 如果问我,为什么每次都有勇气做这么大的改变,做这么难的事,因为我相信“先苦才能回甘”。 平时累的时候我挺喜欢读鸡汤的,因为创业不仅是个辛苦活,还是趟过山车,被重击,情绪跌落谷底,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再好的方法也不如一剂鸡汤奏效。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鸡汤成了贬义词,读鸡汤被认为很low,被认为是认知不够高,而我的看法是:一个人能成事,尤其是成大事,必不可少的一定是激情,而激情需要用鸡汤来维持!

竞争合作求双赢。
无意中看到过一篇文章:裸辞1年,我是如何赚到人生中第1个200万的? 有些人的评论酸酸的,大概是表达你吹牛﹔以及自媒体没有给社会创造什么价值却这么赚钱,鄙视你赚这个钱。 这让我立马想起一段话:富人是人帮人,中产是人等人,穷人是人踩人。
富人思维,无非是,基于价值互换,大家一起变得更好。我为你的成就感到高兴,你为我的成绩感到开心,我们互相学习,互换经验。 资源是无限的,市场是无限的,你多得一些不等于我少得一些,我们互帮互助,彼此都可以获得更多。 互联网时代,不会整合借力,不懂整合借力的思维,生意将会越来越难做,思路决定出路。

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创业是:有个好点子,拿到一笔钱,然后招兵买马、租场地开干。其实,这只是创业中的一种,而且这种类型的创业大概率不能成功,所谓创业九死一生。就是在说这种类型的创业。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正确的创业步骤就是你先在工作之余做一些小事情,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进入去赚到一些小钱,然后慢慢扩大, 确定这件事情能够稳定的给你带来收入,并且投入更多时间精力进去就可以扩大时,再全职去干,找合伙人,招聘助手一起来干,慢慢把事情做到更大,公司化,赚更多钱,这才是稳扎稳打,能够大概率成功的创业。 最简单的创业类型,也就是做点显而易见的小生意,小买卖,比如开个小超市、开个餐馆、加盟个品牌开个服装店,我管这种创业叫做加法型创业,这种创业,门槛不高,绝大多数人有点本钱都可以做,赚的也是辛苦钱,一般可以比普通白领赚的多一些,顶多也就发个小财。 第二种创业类型,叫乘法型创业,也叫真正的做生意。这种创业,也正是我前面提到的适合普通人从一个小切入点开始的创业,比如:自媒体、电商这种创业,就是低买高卖,从始至终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一开始就要赚钱,一旦生意模型跑通,可以迅速扩大,快速发财。如果你很渴望赚钱,想要自己做点事情,应该重点考虑乘法型创业,而不是想着开个什么类型的线下。 第三种创业类型,叫指数型创业,也叫融资型创业,一开始就高举高打,一个好点子,一本计划书,三五个牛逼的人, 一起做点真正能解决社会痛点,稍微改变一点世界的事情,比如:摩拜,滴滴。这种创业,前期几乎不会赚钱,必须不断融到钱,才能活下去,九死一生,正是如此。事情成了,公司上市,大家一起走上人生巅峰,事情没成,大家通宵喝顿酒,感慨一番,然后各自回去打工。指数型创业,我们普通人最好还是不要尝试。 那些发展迅猛的团队,他们很喜欢去拆解研究行业较为头部的公司这个在做的事情,在方向和要做的事情上学习模仿他们;然后经常去勾措接触发展速度比自己快一些,规模比自己大一些的团队,通过他们的刺激让自己更有动力,也直接从他们那里学习一些具体的做事方法。 而那些发展缓慢的团队,往往没有参考物,不会去模仿谁,遇到问题喜欢团队内部自己想出一个方法来解决。其实,哪里需要自己去想解决方案,只要我们不是开天辟地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那一定早就有不少人遇到过这个问题,而且已经费时费力的把解决方案做的很完美了,我们只要找到这个解决方案就够了。
当你真正这样操作的时候,两三个月后,你会有一种刚刚闭关修炼出来,内力大增的感觉,这也代表你的认知上了一个台阶。

社交功利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许多人会觉得什么事都谈钱太功利,但实际上,钱真的是衡量任何事最好的工具,最公正,也最省时间。活在人情社会真累,凡事用人情做交易,最容易闹矛盾,徒增内耗。 而社交功利的人,凡事用钱做交易。虽然会被部分人说太势利。但他们肯定会活得很舒畅,做事也会很高效,不会被人情困扰,毕竟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个可以衡量一切的工具,那一定是钱! 比如有些企业找我们代运营他们的公众号,虽然稳賺不赔,但我们肯定不做。 几乎任何生意的本质都是:如何更低成本获取流量。如何更高效的变现流量,不断思考优化这个问题,比多做几门业务要重要太多。 我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是一样,并不是什么东西对我们有益我们就去学、就去做,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做事,成长与收入的增加几乎是肯定的,但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个会非常严重的影响我们成长与收入增加的速度。


文章作者: Amzian.com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Amzian.com !
  目录